古城麻六甲,各種文化曾經在此交流。現今雖成了觀光城市,但其殘存的風韻仍悠悠流淌在曾乘載著蘇丹王朝的麻六甲河當中。
------
年初去了一趟新加坡辦一些事情,剛好這時上一份工作剛結束,趁著空檔就一路從新加坡往上玩了。原本只是想要看看離新加坡不遠的麻六甲,結果後來竟然一路就往上玩到了泰國。
在新加坡金沙酒店賭場小贏了一筆,這些錢剛好也COVER了部份旅費,就這樣一路玩到金錢用盡為止才回家。沒想到東南亞背包旅行的花費比想像中的還要省。
先介紹進入馬來西亞後的第一站:「麻六甲」
一般人來到馬來西亞,如果不考慮踏足東馬的話,不外乎就是「麻六甲、吉隆坡、檳城、蘭卡威」幾個大點。其中各有各的特色。麻六甲(Maleka)是早期東西貨物海上貿易的樞鈕城市,16世紀起曾先後遭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後來在1957年時脫離殖民統治,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個宣告獨立的地區。早期各種文化在此交流,而現在古老的生活風格、景象仍風韻留存。
麻六甲與喬治城同為歷史古城。麻六甲河貫穿城市中央,河道兩邊充斥著酒吧、咖啡館等可愛的小店,夜晚時河道兩岸點起盞盞瑩燈,為整個水上都市增添許多浪漫情懷。
◎交通
這次我是由新加坡直接搭巴士到麻六甲,巴士車程約3~4小時。
搭車途中會在新加坡的兀蘭辦出境,然後重新上車以後,過了橋在馬來西亞新山辦入境(辦入境時記得把行李拿下車)。這時可以發現兩個國家的辦事態度截然不同。在新加坡大家整整齊齊非常嚴謹,馬來西亞的海關則是一邊看報紙一邊講手機然後一邊幫你蓋入境張。看到不過是過了一座橋兩邊的處事態度就差這麼多,看著國情差異還滿有趣的。
黃金坊巴士中心
到新加坡的Lavender MRT站,出站後走到Crawford St.,右轉後一直往下走會和另外一條叫做Beach Rd的大路相交,右轉後走一小段在Beach Rd上就可以看到Golden Mile Complex(黃金坊)。
這邊有許多旅行社和巴士公司,到麻六甲的巴士幾乎各個時段都有,單程票價大約是21~23 SGD左右。
甲星快車
甲星快車要在Kallang Bahru和Lavender St.的交口處搭車,票價20 SGD,也是網路上比較多人推薦的巴士。但這次我在背包客棧結交一位日本朋友,他直接帶路領我走到黃金坊所以我就跟甲星無緣了。
馬六甲中央車站轉車
巴士會抵達麻六甲的Melaka Sentral Terminal Bus,從這邊到舊城區還有好一段距離。所以要轉市區巴士No.17 到荷蘭廣場下車。車資1.5 RM。
◎住宿
到達Melaka Sentral Terminal Bus後,一下車就會有無數旅館店家在此拉客,大多會跟你很親切的介紹如何到荷蘭廣場,怎麼搭車,四周地理位置。可以跟每個店家拿個傳單,比比價,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住宿。這次我住在Traveller's Planet Hostel。老板是一個看起來很兇會一直瞪你的印度人,但是其實他出乎意料的親切(我後來心裡默默的對不起老闆,真的不可以貌取人)。更讓我吃驚的是中文講的超級好,他自己說他的好朋友都是華人,從小都跟華人在一起所以不知不覺就會講中文了。
而且單人冷氣房超便宜,跟老闆議過價後一晚只要28RM,不過旅館的浴室似乎沒有熱水。後來我旅行東南亞各處後發現幾乎每間都沒熱水,所以淋冷水澡也就習以為常了。
網址:
旅社老闆晚上在客廳變魔術給大家看,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
------------------------
經過了快四個小時奔波的車程,終於到了馬六甲。途中從新加坡出境時還發生因為夾在護照裡的入境資料表遺失,而被請進後面的小房間的窘事。結果好不容易辦好手續出來時就被司機碎碎念了。抵達馬六甲會先到離舊城區有一段距離的中央車站,從這邊還要再轉市區巴士到海港邊的背包旅社區。我選擇提早在荷蘭紅屋前下車,想趁太陽下山前先來這邊拍幾張照片。
紅屋原來為荷蘭殖民時期的總督官邸,現在已經被改做博物館。而中間那棟則是荷蘭人建造的基督教堂。
荷蘭紅屋前擠滿著各地來的觀光客和叫賣著紀念品的店家
夕陽逐漸西下,馬六甲河上倒映著夕陽餘暉
在遊客中心拿了張地圖後,我提著行李慢慢沿著河走到今晚要下榻的背包客旅社區。後來證明這個選擇是錯誤的,因為不但路途遙遠,在不熟悉地理狀況的情形下一直沿著河走結果最後繞進一個死路的碼頭走不出來。只好又走回原路,迷路了大約半個多小時後才終於回到正道。走到快體力用盡時終於在晚上六點左右找到了旅社。在旅社放下了行李,雖然已經頗為疲憊,但時間還早,稍作整頓我就又出來找地方吃飯閒晃了。
晚上的圓環擠滿了等著載客的人力觀光三輪車
一下子我又走回了剛剛的荷蘭廣場圓環。圓環區停滿了等著載客的三輪車,這些三輪車都經過司機巧付心思的裝飾,後面還裝了喇叭以高分貝播放各種類型的音樂招客,搖滾、嘻哈、甚至是華人流行,從遠處聽到大聲的音樂就知道有三輪車要經過了。
從這邊左轉過橋以後,就是馬六甲中華街-「雞湯街」(Jonker Street)了。
中華街路口處的大龍,很有氣勢。
這天晚上中華街的廟前正巧在搭野台辦鄉民卡拉OK比賽,野台前各店家都擺出了攤位、桌椅,我在這邊點了晚福州麵,一邊吃飯一邊看他們的里民活動。看著這些熱情奔放的馬來華人,在舞台上大膽唱著一首首華語老歌,腦海竟然出現了某種熟悉的既視感。
因為走得實在是太累了,所以就跑去作腳底按摩。由馬來西亞華人開的店面,這裡的馬來西亞華人都會說好多語言:「潮州話、福建話、華語、馬來文、英文」。他們聽到我是從台灣一個人來旅行都很開心的一直找我聊天,穿插許多我根本聽不懂的福州話,以下是對話內容:
"麻六甲的腳底按摩師傅:”台灣的女生都很票亮捏”
我:”對啊”
旁邊的阿婆:”那有,台灣女生都超粗鲁的”
我:?
旁邊的阿婆:”看夜市人生就知道”
我:(驚!)
另一邊的阿伯:“對呀,還有現在演“愛”,你們台灣的連續劇都好長捏”
師傅:“之前追憶難忘追得好累......”
(好像有哪裏不太對...)"
奇怪的拿督雕像,我很好奇幫自己樹立這種雕像本人不會害羞嗎…
夜晚的馬六甲河畔。
吃完飯後就靜靜的沿著河邊,走回了今晚的旅館。
晚上就在旅館的客廳和其他背包客喝啤酒聊天,一不小心就混到了深夜。馬來西亞酒稅很高,所以在外面買的酒精飲料價錢都很貴。但是旅社老闆自己在背包客裡面私下賣啤酒給旅客,賣得比便利商店還便宜。佛心!。
-----------------------------------------------------
DAY2
第二天早上起床出門時已經接近中午了,原本打算在旅館前面的印度自助餐廳隨便吃個飯就上街觀光,沒想到在這邊就被文化衝擊到了!
自助餐的菜色全部都是咖哩、魚咖哩、雞肉咖哩、蔬菜咖哩、不知名的咖哩、大家全部都隨便把各種咖哩勺起來混在一起吃。而且不管店員說辣不辣,每道都是超辣!
然後仔細看,店裡的客人竟然全部都是用手吃!雖然早有耳聞,但是實際上看到整間店都這樣穿著西裝筆挺的用手抓咖哩吃時還是被衝擊到了。整間店似乎只有我拿了叉子湯匙來用。
跟昨天晚上的中國城比起來,這邊根本是兩個世界。我才在馬來西亞的第二天早上就深刻的感受到馬來西亞的民族和文化多樣性了。
然後是一些市區觀光。
旋轉塔-馬六甲南邊的觀光景點,還滿多人排隊上塔的。
後面則是獨立公園,這邊公園草叢內各處有著零散的巨大奇形怪異的樹木,感覺都是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奇異的老根交結和展放的枝芽美麗異常。
對面是馬六甲最高級的飯店,Casa Del Rio。
荷蘭廣場圓環
旁邊的荷蘭長屋被改建成了博物館,包括馬六甲歷史博物館、人文博物館及文學博物館。買一張票就可以全部通用。博物館很大,但是擺設很零散,規劃的不算完善。不過不失為吹冷氣避暑的好地方。
維多利亞女王噴泉
聖方濟教堂
印度區的香料店,店裡充滿各式各樣的香料。看到這樣的景象就開始幻想古老時期西方為了追求東方的香料而找到了這邊,不同的文化在此交會,由海上的香料貿易而展開了大航海時代。
沿著河邊的風景非常美麗,美中不足的就是天氣實在太熱了!
對面的牆壁上面畫上各種不同的鮮豔塗鴉。
大白天就躺在路邊睡覺,只能說馬來人真的很悠哉。
聖保羅教堂的廢墟,有新人在前面照婚紗照。
廢墟裡面有母貓和到處奔跑玩耍的小貓,可愛的模樣吸引了觀光客的目光。
聖保羅教堂位於馬六甲山山頂,也是處於馬六甲最高處。由葡萄牙人建造,後來毀於荷蘭人的砲火之下。從這邊可以寮望整個馬六甲。
身為炎黃後裔當然要拜訪一下鄭和博物館。
結果發現馬來西亞的博物館都規劃的很隨便,就是幾個展區裏面隨意散佈著一些史料和展示品,幾乎都沒有什麼用心規劃,動線也標示不清楚常會讓人迷失方向。不過就當作是吹冷氣休息吧。
晚上在一個類似傳統小吃街的地方點了一晚馬來西亞名物"LASKA"當晚餐。
然後在河邊的露天酒吧點了一杯啤酒,為今晚畫下了句點。 (但是酒錢真的好貴呀...竟然跟物價高昂的新加坡不分上下。)